Translate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關姐冀切實援助低收入人士




2008/04/10 澳門日報

  【本報消息】關翠杏指政府早前推出的臨時性措施減輕居民生活壓力政策推出前考量不足,倉卒上馬,令最有需要的僱員得不到支援,更易引起社會的分化和不滿,值得政府反思。

  議員關翠杏表示,據製造業的僱員反映,現時該行業經常有僱主濫用停工補償制度,安排本地僱員每月開工十六日,即工作一百二十多小時;不少工友因無法符合工時要求而不能受惠於政府早前推出的工資補貼措施;即使有資格獲得補貼,但有關補助措施一律補貼至四千元,對於“多勞多得”的僱員亦不公平,產生“獎懶罰勤”的效果。有三輪車行業僱員表示不符合以僱員身份向社會保障基金供款的規定,無法獲得有關的補貼。

  更有收入較低的僱員憂慮有關措施會成為低收入僱員被凍薪的藉口。部分本地家傭表示,社會保障基金至今尚未接納其供款,即使他們的收入低於四千元,仍會被拒受援者之外。

  統計數字顯示製造業一半僱員收入低於四千二百零七元,行業中一萬名本地僱員中,收入未達四千元相信為數不少,但他們仍堅持自食其力,政府實應透過政策支持和鼓勵,可惜有關措施卻將他們這群最有需要支援的僱員拒諸門外,實在令人覺得諷刺。

  關翠杏指這些臨時性支援措施施政善意值得肯定,但推出前考量不足,倉卒上馬,不但令最有需要的僱員得不到支援,更易引起社會的分化和不滿,會“好心做壞事”。當局不斷以推出短期措施作“救命草”,搶佔了大量的行政及立法資源,打亂原有的施政部署,令市民及公共行政人員無所適從,容易令社會習慣“望政府打卦”,缺乏長遠的奮進目標,得不償失,值得反思。

  她希望政府日後在行政決策的過程中,吸收過往的施政經驗,為澳門的未來發展作出更好的規劃和部署,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情況一再發生。
http://www.updmo.org/articlepages/ArticleListPage.aspx?type=mr&id=537af01d-1ae6-4387-8970-9dccb9fe2242&pageno=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